翟雙慶_黃帝內經_第3部。北京中醫藥大學翟雙慶教授帶您進入神奇的中醫世界,為您精彩《解讀黃帝內經》第三部第1集《到底什么是濕》。
《黃帝內經》中最重要的養生觀就是“天人相應”,而自然界中對我們人體健康影響最大的就是,《黃帝內經》中提到的六氣,在上一部節目里,翟雙慶教授為我們解讀了六氣中的前三個風、寒、暑。從今天開始,翟雙慶教授將帶我們重溫經典,繼續解讀六氣中的后三個濕、燥、火。
中醫里講的濕到底是什么意思?
其實最好理解的就是我們空氣當中的霧。
一年中哪個季節的濕氣是最重的?
長夏的這個季節,雨比較大,太陽又比較足,這個時候濕就比較重。
濕氣重的人為什么口氣會重?
因為濕可以困脾,導致脾運化功能失常。你想想,食物不被消化,它是一種什么味?
平時吃什么東西會導致濕氣重?
中醫叫肥甘厚味,就愛吃這些東西。結果吃得自己怎么樣呢,自己濕氣就比較重。
《黃帝內經》博大精深,那么這本中華民族醫學史上的****巨著是如何講“濕”的呢?當我們人體受到濕邪侵犯,《黃帝內經》又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智慧啟示呢?
網友
中醫里講的濕有什么特性?濕邪加重會有什么危害?
翟雙慶教授
濕是偏于陰的。加重就要傷我們的陽氣。
網友
陽氣對于我們的健康有什么影響?
翟雙慶教授
“陽氣者,精則養神,柔則養筋”。
網友
人體受濕的最初癥狀是什么?
翟雙慶教授
不愿意動,懶得動,這就是陽氣被傷的一個表現。
1/1頁 本頁20集 本書共20集音頻
[上一頁] [下一頁]